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严格法律约束的工作。该法主要适用于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其中,关于施工许可、企业资质审查和工程发包、承包、禁止转包,以及建筑工程监理、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规定,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施工许可证的申领: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外,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需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
施工许可证期限:建设单位应在施工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如因故不能按期开工,需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
中止施工和恢复施工: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需向发证机关报告,并做好建设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恢复施工时,需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1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需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从业资格
单位资质: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需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技术人员资格:从事建筑活动技术人员需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了解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是进行管理的基础。建设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
间接成本:包括企业管理费、规费、税金等。
利润:施工企业的合理利润。
税金: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第三章 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主要包括:
工程定额:包括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等。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用于确定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及定额基价:用于计算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费用。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
第四章 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确定与控制:通过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
设计阶段的造价确定与控制:通过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确定与控制:通过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标底的编制,以及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确定合同价款。
施工阶段的造价确定与控制:通过施工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变更与合同价的调整、工程索赔等措施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掌握的基本内容。通过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造价构成、计价依据以及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